10月15日,2024年中国—老挝渔政联合执法暨增殖放流活动,在中国境内的澜沧江·湄公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区河段举行。

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单位,云南省及西双版纳州有关单位代表,老挝南塔省自然资源与环境厅、农林厅代表,以及老挝留学生代表、西双版纳州环保志愿者、群众代表等参加活动。
本次活动的主题是“共饮一江水,共护母亲河”,共放流丝尾鳠、大鳞四须鲃、中国结鱼等鱼类苗种77万尾,放流活动后中老两国代表乘执法船开展巡航执法,以水生生物保护和渔业渔政领域的全方位合作,助力推进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。

澜沧江—湄公河全长4900公里,是全球淡水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河之一,是东南亚历史文明的摇篮。中老两国积极践行澜湄合作机制,已连续10年、16次开展渔政联合执法暨增殖放流活动,累计向澜沧江—湄公河放流丝尾鳠、大鳞四须鲃、中国结鱼等土著鱼苗423.5万尾,有力促进了澜湄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和资源恢复。
当天下午,参加活动的部分相关单位人员前往澜湄流域水生生物引种中心、云南省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。根据活动安排,参加活动的中老两国相关人员还将于16日对澜沧江土著鱼保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,并举行2024年中国—老挝澜沧江-湄公河渔业资源保护工作交流座谈会。
云南网记者 戴振华 摄影报道